北京财科学校 400

 
考试聚焦
注会全日制班:
2020面授班

2020届注会面授班
   2020年注会全日制面授会取证一路畅通,注会顶级名师教学。>>详情

注会周末班:
2020注会考试面授培训

2020年注会早备考
  2020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周末面授培训,早备考赢考试…>>详情

关注财科
关注北京财科学校

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北京财科学校

首页 >> 会计职称 >>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练习题10

发布时间:2006/12/30  来源:北京财科学校  作者:caike  点击数: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练习题10

一、单项选择题。 

1.A公司2004年9月26日对B上市公司进行投资,占B上市公司表决权资本30%,A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对B上市公司的投资,A公司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A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B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2005年度A公司实现税前利润5000万元,B公司实现净利润3400万元,B公司2005年度没有宣告分派现金股利。A公司2005年度除投资收益产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外,发生其他应纳税时间性差异200万元,发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360万元,转回以前年度已确认为递延税款贷项183.2万元,则A公司2005年度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1366.2 B、 1386.2 C、1466.8 D、1529.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计入递延税款贷方,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计入递延税款借方。 2005年度投资收益产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3400×30%)/(1-15%)(33%-15%)=216(万元)(贷方) 
2005年度发生的其他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200×33%=66(万元)(贷方) 
2005年度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360×33%=118.8(万元)(借方) 
2005年度转回以前年度已确认为递延税款贷项183.2万元,则2005年度递延税款借方发生额为118.8+183.2-216-66=20(万元) 
A公司2005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3400×30%-200+360+183.2/33%=4695.15(万元) 
A公司2005年度应纳税额=4695.15×33%=1549.4(万元) 
故:A公司2005年度所得税费用=1549.4-20=1529.4(万元) 
注: 
①存在投资收益情况下的应纳税所得额为:税前利润-投资收益-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可抵减时间性差异; ②若同时存在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情形,则应纳税额为:(税前利润-投资收益-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可抵减时间性差异)×适用税率+分派现金股利补税额 

2.某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该企业为生产产品而使用的固定资产,按照会计标准计提的折旧额为1000万元,按税法允许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折旧额为1200万元。假定该企业生产的产品50%对外销售,该产品成本中的折旧费用的50%也随之转入当期损益,则当期应确认递延税款贷方金额为( )万元。(所得税率33%) 
A、100 B、66 C、33 D、5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当期应进行纳税调整的折旧费用金额=(1200-1000)×50%=100(万元);应确认递延税款贷方金额=100×33%=33(万元)。 

3.甲企业2001年12月购入管理用固定资产,购置成本为1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和折旧计提方法同税法规定。2002年起甲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每年均为500万元。2004年末,甲企业对该项管理用固定资产进行的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595万元。2005年该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下的所得税费用分别为( )万元。 
A、1600500 1450500 B、1600500 1650000 
C、1320000 1419000 D、1369500 146850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1)按会计方法2005年应计提的折旧额=595÷7=85(万元) 
(2)按税法规定2005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00÷10=100(万元) 
(3)折旧差异产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100-85=15(万元) 
(4)应纳税所得额=500-15=485(万元) 
(5)应交所得税=485×33%=160.05(万元) 
所得税采用应付税款核算时,当期的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应交的所得税,因此,甲企业当期的所得税费用为1600500元;所得税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时,当期产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15万元的所得税影响为4.95万元(15×33%),甲企业当期的所得税费用为1650000元(1600500+495000)。 

4.甲公司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上期期末“递延税款”账户的贷方余额为33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分别为3500万元和3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0%;本期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为1200万元。则甲公司本期期末“递延税款”账户的贷方余额为( )万元。 
A、3600 B、3864 C、3900 D、396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债务法下,递延税款的账面价值按照现行税率计算,而不是按照产生时间性差异时所适用的所得税税率计算,因此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时,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要进行相应调整,使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等于累计时间性差异与现行所得税率的乘积,所以甲公司本期期末“递延税款”账户的贷方余额为(3300÷33%+3500—1200—300)×30%=3600(万元)。 
也可以采用另一种计算方法: 
递延税款期初贷方余额是3300万元; 
本期由于税率降低调整的递延税款:3300/33%×(33%-30%)=300(万元)(借方) 
本期产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产生递延税款:3500×30%=1050(万元)(贷方) 
本期产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产生递延税款:300×30%=90(万元)(借方) 
本期转回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产生递延税款:1200×30%=360(万元)(借方) 
所以期末递延税款贷方余额=3300-300+1050-90-360=3600(万元) 

5.某企业采用递延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所得税税率为33%。该企业2003年度利润总额为110000元,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为10000元,当年没有永久性差异。经计算,该企业2003年度应交所得税为33000元。则该企业2003年度的所得税费用为( )元。 
A、29700 B、33000 C、36300 D、3960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发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而产生递延税款贷项3300元(10000×33%) 
2003年度所得税费用=(110000-10000)×33%+3300=36300(万元) 

6.某股份公司2003年度实现利润总额2500万元,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年初余额为810万元,本年度共计提有关资产减值准备275万元,冲销某项资产减值准备30万元。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2003年起所得税率为33%,而以前为15%。假定按税法规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003年度除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时间性差异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转回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则该公司2003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为( )万元。 
A、905.85 B、226.65 C、679.2 D、986.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应交所得税=(2500+275—30)×33%=905.85(万元);至2003年初累计产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因税率升高而调整的递延税款=810×(33%—15%)=145.8(万元)(借方);2003年产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数=(275—30)×33%=80.85(万元)(递延税款借方);因此,2003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905.85—145.8—80.85=679.2(万元)。 

7.某企业2002年度计算的应交所得税为33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3%。2002年度发生超标业务招待费8万元,取得国债利息收入7万元,发生各种赞助费支出5万元,会计核算上计提折旧费用10万元,按税法规定计提折旧为6万元。企业对所得税核算采用应付税款法。在上述条件下,该企业2002年度的净利润为( )万元。 
A.57 B.67 C.77 D.47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采用应付税款法: 
应纳税所得额=33÷33%=100万元 
应纳税所得额100=税前会计利润+8-7+5+(10-6),得出: 
税前会计利润=100-8+7-5-(10-6)=90万元 
2000年净利润=90-33=57万元 
已知应交税金,所得税率、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以及所得税,求企业的净利润。解题思路如下: 
已知应交税金和所得税率,求得应纳税所得额=应交税金/所得税率 
会计税前利润±纳税调整项目(时间性差异和永久性差异)=应纳税所得额 
税前会计利润-所得税费用=净利润, 
如果企业采用应付税款法。 
所得税费用=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净利润=税前会计利润-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 
如果企业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计算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计入递延税款, 
如果递延税款在借方,所得税费用=应交税金-递延税款, 
如果递延税款的在贷方,所得税费用=应交税金+递延税款, 
最后税前会计利润-所得税费用,就是企业的净利润。 

8.某企业本年实现税前利润400万元,本年发生应增加应纳税所得额的永久性差异40万元,发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16万元。若公司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对所得税业务进行核算,所得税率为33%(假定以前年度的所得税税率也为33%),则本年净利润为( )万元。 
A、254.8 B、249.52 C、273.28 D、260.0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年所得税费用=(400+40)×33%=145.2(万元), 
本年净利润=400-145.2=254.8(万元)。 

9.某公司2003年税前会计利润为1200万元,当年向其他公司支付赞助费100万元,投资国债取得利息收入40万元,另外对当年销售商品承诺的免费保修预提了20万元的保修费用,但实际未发生任何保修支出。该公司采用递延法核算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则该公司2003年利润表中应确认的所得税费用是( )万元。 
A、422.40 B、415.80 C、429 D、382.8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公司2003年应交所得税=(1200+100—40+20)×33%=422.40(万元) 
时间性差异产生的递延税款借方金额=20×33%=6.6(万元) 
本年所得税费用=422.40—6.6=415.80(万元)。 

10.甲股份有限公司采用递延法核算所得税,上期期末“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余额为28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40%;本期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为3200万元,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180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0%。本期期末“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余额为( )万元。 
A、3060 B、3220 C、3760 D、408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期期末“递延税款”科目的贷方余额=2800+3200×30%-1800×30%=3220(万元) 

二、多项选择题。 

1.采用递延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况下,影响当期所得税费用的因素有( )。 
A、本期应交的所得税 
B、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 
C、本期转回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 
D、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 
E、税率变动调整递延税款借项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采用递延法核算所得税的情况下,一定时期的所得税费用包括:(1)本期应交所得税;(2)本期发生或转回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或借项; E不是递延法下的内容,如果是在债务法下则要考虑此项。 

2.在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对所得税进行核算的情况下,当期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影响当期所得税费用的有( )。 
A、时间性差异产生的递延税款借项 B、时间性差异产生的递延税款贷项 
C、税率变动对递延税款余额的调整金额 D、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E、将来需要补税的投资收益  

【正确答案】 ABCD 
【答案解析】 题目中的五项均应反映在递延税款中,因此都影响本期所得税费用。 

3.“递延税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应作为( )项目填在资产负债表中。 
A.所有者权益 B.负债 C.资产 D.收入 E.费用  
 
【正确答案】 BC 
【答案解析】 递延税款借方余额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递延税款贷方余额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 

4.下列哪些表述符合债务法的特点( )。 
A.期末递延税款的余额等于期末时间性差异余额与现行所得税税率相乘计算的数额 
B.税率变动和开征新税时,递延税款的余额不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C.本期转回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要用现行税率计算确定 
D.本期转回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用原有税率计算 
E.递延税款借方余额表示是所得税资产  
 
【正确答案】 ACE 
【答案解析】 采用债务法进行会计处理时,递延税款的账面余额按照现行所得税率计算,并随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而相应的调整其账面余额。 

5.下列项目中产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有( )。 
A、预提产品保修费用 
B、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C、在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大于被投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的情况下,投资企业对长期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对补交所得税的处理 
D、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 
E、本期税法折旧大于会计折旧的差额  
 
【正确答案】 ABD 
【答案解析】 选项C和E属于应纳税时间性差异。 

6.债务法下计算本期所得税费用时在本期应交所得税基础上作加项的有( )。 
A.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B. 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C.本期转回的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D.本期转回的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E.本期所得税率上升调整增加所得税负债  
 
【正确答案】 ACE 
【答案解析】 选项B、D在本期应交所得税基础上作减项;选项A、C、E在本期应交所得税基础上作加项。 

7.下列项目中,应通过“递延税款”贷方核算的有( )。 
A、企业整体改制时,将评估增值资产调整入账 
B、内资企业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 
C、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贷项金额 
D、按权益法核算的投资损失 
E、需要补税的投资收益  
 
【正确答案】 ACE 
【答案解析】 选项A企业整体改制,将评估增值资产调整入账,未来应补交的所得税应记入“递延税款”贷方;选项B内资企业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在接受期的期末交纳所得税,不通过“递延税款”核算;选项C本期发生的时间性差异所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贷项金额,应记入“递延税款”贷方;选项D按照税法规定,权益法下被投资方发生的亏损,投资方不确认投资损失,以后也不确认,应属于永久性差异;选项E形成应纳税时间性差异,所以要计入递延税款贷方。 

8.在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时,下列各项属于永久性差异的有( )。 
A.支付的工资超过计税工资的部分 
B.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 
C.支付的违反税收规定的罚款 
D.支付的各项赞助费 
E.购买国债确认的利息收入  
 
【正确答案】 ACDE 
【答案解析】 永久性差异是指在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 

9.甲公司为2002年1月1日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2和2003年适用的所得税率为15%,从2004年1月1日起改按33%的所得税率计征所得税。该公司从2004年1月1日起对所得税的核算由应付税款法改为债务法,2002年和2003年累积发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为650000元,至2006年12月31日止,累积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为200000元、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为1000000元。该公司所采用的下列会计处理方法及其计算的金额中,正确的有( )。 
A.2002年和2003年不计算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当期应交的所得税等于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B.至2006年12月31日,该公司递延税款账面贷方余额为264000元 
C.2004年1月1日采用追溯调整法,计算并确认递延税款贷方金额214500元,并调减年初留存收益214500元 
D.2004年1月1日计算并确认递延税款借方金额214500元,并减少当期所得税费用214500元 
E.2002年和2003年计算确认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 

【正确答案】 ABC 
【答案解析】 2002年新设立时,采用应付税款法,则2002年和2003年不计算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影响金额;至2006年12月31日该公司递延税款账面贷方余额=(1000000-200000)×33%=264000元。2004年1月1日采用追溯调整法计算并确认递延税款贷方金额,用现行所得税率计算为:650000×33%=214500元,并调减年度留存收益。 

三、计算题。 

1.A公司持有B公司70%的股权,A公司2003年和2004年分别实现利润总额120万元和18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33%,A公司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2003年以库存商品对外投资,其帐面价值80万元,公允价值为100万元;B公司2003年和2004年分别实现净利润60万元和80万元,2004年分配现金股利30万元,B公司适用税率24%。 
  要求: 
  (1)计算A公司2003年所得税费用,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计算A公司2004年所得税费用,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2003年: 
应交所得税=〔120+(100-80)-60×70%〕×33%=32.34(万元) 
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金额=60×70%÷(1-24%)×(33%-24%)=4.97(万元) 
所得税费用=32.34+4.97=37.31(万元) 
借:所得税           373100 
  贷:递延税款           4970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23400 
2004年: 
应交所得税=(180-80×70%)×33%+30×70%÷(1-24%)×9%=43.41(万元) 
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金额:80×70%÷(1-24%)×(33%-24%)-30×70%/(1-24%)×(33%-24%)=6.63-2.49=4.14(万元) 
所得税费用=43.41+4.14=47.55(万元) 
借:所得税          475500 
  贷:递延税款          41400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434100 

2.甲股份有限公司为境内上市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2005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5000万元;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2005年以前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2005年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 
2005甲公司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及转回等资料如下(单位:万元): 
项 目年初余额本年增加数本年转回数年末余额 
短期投资跌价准备12006060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1500100016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03000300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01500150 
假定按税法规定,公司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甲公司除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时间性差异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假定甲公司在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转回时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 
要求: 
(1)计算甲公司2005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 
(2)计算甲公司2005年12月31日递延税款余额(注明借方或贷方)。 
(3)编制2005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不要求写出明细科目)。

【正确答案】 (1)计算甲公司2005年度发生的所得税费用 
应交所得税额=[5000+(100+300+150)-60]×33%=1811.7(万元) 
所得税费用 
=1811.7-(120+1500)×18%-(100+300+150-60)×33% 
=1811.7-291.6-161.7 
=1358.4(万元) 
或:5000×33%-291.6=1358.4(万元) 
(2)计算甲公司2005年12月31日递延税款借方或贷方余额 
递延税款年末借方余额 
=(60+1600+300+150)×33% 
=696.3(万元) 
或:[(120+1500)+(100+300+150-60)]×33% 
=696.3(万元) 
或:(120+1500)×15%+291.6+(-60+100+300+150)×33% 
=243+291.6+161.7 
=696.3(万元) 
(3)编制2005年度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 1358.4 
递延税款 453.3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811.7 

3.甲公司为一家上市公司(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00年实现的利润总额为12500万元。该公司在1998年及以前年度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0%,1999年起所得税税率调整为33%。该公司的所得税核算采用债务法,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递延税款预计均可以转回。 
甲公司2000年度涉及所得税方面的有关资料如下: 
(1)长期股权投资有两项: 
①1999年12月对乙公司的投资占该公司40%的股份,2000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5000万元(乙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0%),2000年度乙公司未宣告分配利润。 
②1999年12月对丙公司的投资占该公司10%的股份,2000年度丙公司实现净利润8000万元(丙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33%),并在12月份宣告将当年实现净利润的60%向股东分配利润。 
甲公司对乙公司的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对丙公司的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2)2000年12月31日甲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8000万元,会计核算上已按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为80万元。按税法规定,坏账准备应按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千分之五计提。 
(3)2000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货账面实际成本为8660万元,期末可变现净值为8600万元,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 
(4)甲公司1996年12月开始交付使用的某项固定资产,其原价为96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对该项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上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而按《税法》规定,应按直接法计提折旧。甲公司2000年度以前,除了1996年12月交付使用的某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引起时间性差异外,无其他时间性差异事项。 
(5)甲公司2000年度取得的投资收益中,包括有100万元的国债利息收入,50万元的企业债券利息收入。 
(6)甲公司经核定的全年计税工资总额为500万元,而2000年实际发放的工资为540万元(不考虑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7)甲公司2000年度的营业外支出中,有100万元直接捐赠给贫困地区某单位。 
要求: 
(1)计算甲公司2000年度投资收益产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 
(2)计算甲公司2000年度“递延税款”账户的年初账面余额; 
(3)计算甲公司2000年度“递延税款”账户的年末余额; 
(4)计算甲公司2000年度的应交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  

【正确答案】 1997—2000年按税法计提折旧=960÷5=192(万元) 
1997年按会计计提折旧=960×5÷(1+2+3+4+5)=320(万元) 
1998年按会计计提折旧=960×4÷(1+2+3+4+5)=256(万元) 
1999年按会计计提折旧=960×3÷(1+2+3+4+5)=192(万元) 
2000年按会计计提折旧=960×2÷(1+2+3+4+5)=128(万元) 
(1)甲公司2000年度投资收益产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金额=5000×40%÷(1-20%)×(33%-20%)=325(万元) 
(2)甲公司2000年初“递延税款”借方余额=[(320-192)+(256-192)+(192-192)]×33%=63.36(万元) 
(3)甲公司2000年“递延税款”账户的年末余额(贷方)=-63.36+325-(80-8000×0.5%)×33%-(8660-8600)×33%+(192-128)×33%=249. 76(万元) 
(4)甲公司2000年度应交所得税=〔12500-5000×40%-8000×10%×60%+(80-8000×0.5%)+(8660-8600)-(192-128)-100+(540-500)+100〕×33%=10096×33%=3331.68(万元) 
甲公司2000年度递延税款贷方发生额=5000×40%÷(1-20%)×(33%-20%)-40×33%-60×33%+64×33%=313.12(万元) 
甲公司2000年度所得税费用=3331. 68+313.12=3644.8(万元) 

4.正保公司2000年12月购入管理用固定资产,购置成本为2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01年起正保公司实现的利润总额每年均为1000万元。2003年年末,正保公司对该项管理用固定资产进行的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1190万元,2006年末,该项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720万元,并假定部分转回减值准备后预计的尚可使用年限为4年。由于该项固定资产于20×8年底发生永久性损失,正保公司于20×8年末按该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计提了减值准备,于20×9年6月对该项固定资产进行清理,固定资产清理变价收入为5万元,清理费用为1万元,均以银行存款收付。假定该固定资产损失已经税务部门认定为实质性损害,其损失可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作出2001年至2008年计提折旧和准备、计算缴纳所得税、2009年清理的相关会计处理(分别用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来处理,答案用万元为单位)  
 
【正确答案】 由于折旧的影响,使得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问题较其他资产减值问题复杂,除上述计提准备产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及其以后的转回问题以外,还存在由于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减少了折旧从而产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的问题,存在减值因素消除而结转准备时首先调整累计折旧至正常折旧问题等等,使得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所得税问题比较复杂。 
   
 原值2000万元  折旧 净值 减值准备帐面价值不提准备的帐面价值 
  2003年末 200×3=600  1400  210  1190  1400 
  2006年末  600+170×3=1110  890  210  6802000-200×6=800 
  1110+30×3=1200  800  80  720  800 
  2008年末全额计提准备以后  1200+720/4×2=1560  440  80  360  400 
      80+360=440  0 
(1)2001年-2003年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 200 
  贷:累计折旧 200 
(2)2003年末计提减值准备 
借: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1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10[2000-2000/10×3-1190] 
(3)2003年计算缴纳所得税时调增应税所得210万 
  应付税款法: 
借:所得税399.3 [(1000+210)×33%]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99.3 
纳税影响会计法,产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 
借:所得税330 
  递延税款69.3 (210×33%)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99.3 [(1000+210)×33%] 
(4)2004年-2006年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 170 
  贷:累计折旧 170 (1190/7) 
(5)2004年和2005年计算缴纳所得税时: 
  应付税款法: 
借:所得税 320.1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20.10 [(1000-30)×33%] 
  纳税影响会计法:由于会计折旧比税法要求的折旧少30万元,产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 
借:所得税330 
  贷:递延税款 9.9(30×33%)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320.1[(1000-30)×33%] 
(6)2006年末减值准备部分转回。2006年末固定资产的帐面价值680万元,可收回金额为720万元,说明应恢复其帐面价值转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但是要注意孰低原则的运用,即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转回后的账面价值不应超过在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的固定资产账面净值800万元,现在恢复为720万元没有达到800万元,说明需要保留80万元的减值准备,冲减130(210-80)万元的减值准备。冲减准备时一定要首先调整累计折旧,将折旧额调整为不考虑减值因素情况下计提的正常,然后确定冲减减值准备影响损益的金额即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转回的金额。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30 
  贷:营业外支出——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0 
   累计折旧 90 
(7)2006年末计算缴纳所得税: 
  应付税款法 
借:所得税 306.9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06.9 [(1000-30-40)×33%] 
  纳税影响会计法:当年仍然少提折旧30万为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冲减准备40万为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转回, 
借:所得税33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06.9 [(1000-30-40)×33%] 
   递延税款 23.1 [(30+40)×33%] 
(8)2007-2008年计提折旧 
借:管理费用 180(720/4) 
  贷:累计折旧 180 
(9)2007年计算缴纳所得税: 
  应付税款法 
借:所得税 323.4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23.4 [(1000-20)×33%] 
  纳税影响会计法:2007年少提折旧20万为应纳税时间性差异, 
借:所得税33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323.4 [(1000-20)×33%] 
   递延税款 6.6 [20×33%] 
(10)2008年计算缴纳所得税:2008年末未全额提减值准备以前,帐面价值为360万元(2000-200×6-180×2-80),计提准备同样不得税前扣除, 
借:营业外支出 36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60 
  应付税款法: 
借:所得税 442.2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442.2 
   [(1000+360-20)×33%] 
  纳税影响会计法:计提准备产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当期仍然少提折旧20万产生应纳税时间性差异, 
借:所得税330 
  递延税款112.2[(360-20)×33%]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442.2 [(1000+360-20)×33%] 
  (11)2009年清理该项固定资产与计算交纳所得税:固定资产处置时税收允许确认其损失计入当期损益,这一损失就是税法认定的不提准备正常折旧后的帐面价值,本题为400万元,而会计核算由于已经对该项固定资产全额计提了准备,处置时使用准备不影响损益,是可抵减时间性差异转回。至于处置时计入损益的的收入费用(本题为计入营业外收入4万元)税收与会计没有差异。 
  应交所得税=(1000-400)×33%=198(万元)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40 
  累计折旧 1560 
  贷:固定资产 2000 
借:银行存款 4 
   贷:固定资产清理 4 
借:固定资产清理 4 
  贷:营业外收入 4 
  应付税款法: 
借:所得税 198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98[(1000-400)×33%] 
  纳税影响会计法: 
借:所得税 33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98 [(1000-400)×33%] 
   递延税款 132(400×33%) 
  递延税款计算说明 
  递延税款借方发生 递延税款贷方发生余额(借方) 
2003年末210×33%=69.3    69.3 
2004年末    30×33%=9.9  59.4 
2005年末    30×33%=9.9  49.5 
2006年末  (40+30)×33%=23.1  26.4 
2007年末    20×33%=6.6  19.8 
2008年末  (360-20)×33%=112.2    132 
   

5.甲公司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历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33%。至2001年12月31日止,递延税款贷方余额为1000万元。该公司2002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2003年度实现利润总额为3000万元,该公司其他有关资料如下: 
(1)2002年3月1日,甲公司出售某项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2001年已提减值准备200万元,2002年该固定资产会计折旧比税收折旧多计提100万元。 
(2)2002年度,甲公司按权益法确认了对其子公司(丙公司)的投资收益425万元。丙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 
(3)2002年度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为1000万元。 
(4)2002年度发生超标业务招待费40万元,计提坏账准备20万元(按税法规定当年可计提坏账准备5万元。), 
(5)2003年度,甲公司收到丙公司当年宣告的现金股利212.5万元。 
(6)2003年度,甲公司冲回长期投资减值准备40万元;发生赞助支出20万元、非公益性捐赠支出10万元;转回应纳税时间性差异200万元、发生可抵减时间性差异300万元。 
假定:从被投资单位分得的利润,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利润时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不存在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要求: 
(1)计算2002年度甲公司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递延税款的年末余额(注明借方或贷方),并编制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2)计算2003年度甲公司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递延税款的年末余额(注明借方或贷方),并编制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 
(要求写出相关科目的明细科目;不要求编制所得税费用结转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的会计分录。) 

【正确答案】 (1)2002年甲公司应交所得税=[2000-200+100-100-425+1000+40+(20-5)]×33%=801.9万元 
2002年甲公司递延税款发生额(借方)=1000(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33%(借方)-200(转回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3%(贷方)-425/(1-15%)×18%(贷方)(权益法下产生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100(折旧产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33%(借方)-100(折旧产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在处置时予以转回)×33%+(20-5)(坏账准备产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33%(借方)=178.95万元(借方) 
2002年甲公司所得税费用=801.9-178.95=622.95万元 
2002年末递延税款贷方余额=1000-178.95=821.05万元 
借:所得税 622.95 
递延税款 178.95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801.9 
(2)2003年甲公司应交所得税=(3000-40+20+10+200+300)×33%+212.5/(1-15%)×18%=1196.7万元 
2003年甲公司递延税款发生额=(200+300)×33%(借方)(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和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40(冲回的投资减值准备)×33%(贷方)+212.5/(1-15%)×18%(借方)(实际收到的现金股利转回的应纳税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196.8万元(借方) 
2003年所得税费用=1196.7-196.8=999.9万元 
2003年末递延税款余额(贷方)=821.05(02年年末余额)-196.8=624.25万元 
借:所得税 999.9 
递延税款 196.8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1196.7 
【答案解析】 请注意:对于事项(1)中“2002年该固定资产会计折旧比税收折旧多计提100万元”既要考虑本年度会计比税法多计提部分的折旧,即发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又要考虑在此时处置时应该转回该部分可抵减时间性差异的。所以答案中计算2002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该加上因为折旧产生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100,又减去因为该折旧在处置时转回的可抵减时间性差异100的。 

分享到: 更多
Copyright © 2002-2021 www.caikepa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4006-199-112 010-60249453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嘉悦广场8号楼
京ICP备05065397号-4 办学许可证